电工钢是冷轧板卷的重要用途之一,也称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与变压器的铁芯。电工钢板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制造工序长,而且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常把取向硅钢产品质量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下,以风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以及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具备了广阔应用空间,硅钢作为新能源向电能转换以及影响用电设备能效不可或缺的材料,具有一定消费增长空间。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0.5%~4.5%的碳硅铁合金材料,具有导磁率高、矫顽力低、电阻系数大等优异特性。根据硅钢中晶粒排列方式和晶体取向聚集程度,可大致分为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的晶粒在轧制方向朝向一致,在此方向上具备优秀能力的磁感应强度,适用于静止器领域,如很多类型的变压器。无取向硅钢内部的晶粒朝向各不相同,尽管在轧制方向上的磁感强度弱于取向硅钢,但在各个方向上都拥有非常良好的磁感强度,适用于转动器领域,如工业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各类家电的电机等。
传统及新兴能源发电设备的发展支撑取向硅钢产量增长。取向硅钢的下游中,变压器占绝大部分比例,因此,取向硅钢的发展直接受益于火电,太阳能发电以及风电等各类能源装机容量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196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9032万千瓦,增长4.1%;水电装机容量42154万千瓦,增长1.8%;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增长2.4%;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4134万千瓦,增长20.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0949万千瓦,增长55.2%。其中火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增速较高,在火电建设重启叠加新能源快速地发展下,未来取向硅钢市场有望保持持续的快速地增长。且变压器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未来存量变压器的替换需求有望支撑取向硅钢长期需求空间。
新能源汽车与家电电机增长为无取向硅钢带来需求增量。无取向硅钢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汽车、中小电机、家电、电瓶车、大型发电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取向硅钢作为永磁同步电机定、转子铁芯的核心材料,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家电领域用无取向硅钢同样受能效升级驱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率的提升,人均拥有耗能家电产品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家电行业节能潜力较大。而制冷产品能效提升是近年家电能效提升趋势下的一个缩影,当前家电行业普遍采用中低牌号的无取向硅钢,高牌号产品的渗透率仅18%,在能效升级主线下,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渗透率的提升是必然趋势。
我国硅钢出口规模逐步扩大,部分进口取向硅钢逐渐被国内产品替代。随着我们国家硅钢片技术的完善,2017年我国由电工钢净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完全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23年我国出口电工钢板123.8万吨,同比下降3.8%,进口电工钢板28.1万吨,同比下降7%。2023年我国出口量虽有减少但仍位居前列,出口国家前四名分别为印度,墨西哥,意大利,美国,分别占总出口的15.3%,12.8%,8%,8%。印度作为第一进口国,高端用钢需求也正逐步放量,而当地钢企自身能力不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难以满足该国制造企业的用钢需求,我国对于硅钢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正好满足该国用钢需求。
从供应格局来看,我国硅钢产业集中度高。2023年我国电工钢产量排名前六的钢企产量占比为76.18%,分别为武钢,首钢,涟钢,鞍钢,宝钢以及沙钢。受高牌号硅钢技术壁垒及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影响,大规模的公司优势显著,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其中武钢已成为全世界单体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硅钢产品制造基地。武钢首条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万吨,新产线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高等级用材。而其他钢厂方面,宝钢股份的扩产计划显示预计到2024 年,将具备 116 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产能;首钢股份预计到2025年具备30 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产能;太钢预计到2025年形成16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产能。
综上,需求方面,传统及新兴能源发电设备的发展支撑取向硅钢产量增长,新能源汽车与家电电机增长为无取向硅钢带来需求增量,需求增量支撑硅钢产量在2012,2015以及2020年开启增长周期。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以及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仍有一定增长空间,支持硅钢需求量开始上涨。出口方面,我国得益于对硅钢生产技术的完善,由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且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以及全球新能源发展,我国硅钢出口仍处于高位。供应方面,我国硅钢产业集中度高,且头部钢企均有新产线投放计划,预计硅钢产能进一步增长。需要警惕的是,硅钢产品面临结构性过剩,低牌号硅钢生产难度相比来说较低,供应能力大于实际的需求,商品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取向硅钢特别是高磁感取向硅钢处于紧平衡状态,而无取向硅钢,特别是低牌号钢种已出现产能过剩现象。